滾動軸承的發(fā)展歷程(1)
作者:
編輯:
來源:
發(fā)布日期: 2019.07.25
信息摘要:
人類誕生之初,就面臨一個不可避免的難題一一搬運重物。為此,祖先們最早萌生了采用“滑”、圓柱演棒的演動滑思路。公元前40-30世紀,發(fā)明了利用…
人類誕生之初,就面臨一個不可避免的難題一一搬運重物。為此,祖先們最早萌生
了采用“滑”、圓柱演棒的演動滑思路。公元前40-30世紀,發(fā)明了利用演動運動
的車輪,從而車輛得以間世,此舉大大提高了移動的速度,對人類社會及文明歷史產生
了十分重要的影啊。
滾動摩擦的研究,最早起源于 Leonard da VINC1。1955年, TABOR利用同徑鋼球
的液動研究完全排除接觸面滑移后的滾動摩擦,弄清了材料的內部摩擦才是滾動摩擦的
本質成因。最早見諸文字的液動軸承是1772年 VARLO生產的車軸用球軸承。在實際
使用的滾動軸承內部,除了滾動體的滾動運動以外,還會發(fā)生滾動體與保持架之間的滑
移運動、鋼球的旋滑運動、滾子的扭滑運動以及液子與引導擋邊之間的滑移運動等等。
動軸承工業(yè)與技術是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以歐美為主形成并發(fā)展起來的。歐
美主要軸承企業(yè)均創(chuàng)建于1889年至1909年之間,它正好與歐美民用汽車工業(yè)的形成合
拍。日本主要演動軸承企業(yè)則創(chuàng)建于1916年至1928年之間,適違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
東,日本貫徹富國強兵政策大舉擴充軍備之機。隨著軍艦、飛機、坦克、車輛等軍用裝
備的發(fā)展,形成了日本的滾動軸承工業(yè)。
至于促使?jié)L動軸承工業(yè)形成的社會需求,歐美與日本則不相同。日本軸承工業(yè)產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接近尾聲的1944年達到3500萬套的最高紀錄以后,因遭遇空襲而一
落千丈。20世紀后半期,歐美軸承產品的研發(fā)在冷戰(zhàn)的形勢下,主要集中于軍事目的
從而導致以大力研發(fā)運輸、生產、家用、聲像等家用機械軸承為目的的日本滾動軸承技
術在世界獨領風騷。
在理論方面,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研究滾動軸承振動與噪聲的特性及成因,弄清
了滾動軸承產生的振動與噪聲頻率主要來自以軸承外圈或軸承為彈性體的振動系統(tǒng),由
多種多樣的固定振頻組成,并且,也弄清了滾動體及內、外圈溝(滾)道波紋度與成品
軸承產生振頻的關系。這些研究成果對低振、低噪聲滾動軸承的設計與生產作出了貢
獻,其結果使低噪聲滾動軸承成為摩擦力矩與波動都小的軸承,從根本上提高了軸承的
摩擦性能。